節目宗旨

以不同的眼光來看台灣尾,是「南部開講」節目的意圖與希望,「草根」、「本土」不等同「俗」、「沒水準」,除了論壇式的討論,我們也深入地方發掘在地的生命力,透過「在地旅行」系列,讓觀眾看到南台灣最偏隅的角落,有一群人正用鍥而不捨的信念凝聚聚落的力量,透過社區營造、守護土地與環境,找到重生的契機,我們要用最貼近的距離、最在地的關懷,用不同的角度帶您重新認識南台灣。

101/06/22-南部開講-極端氣候更惡化?暴雨頻仍 ? 與水同存—台灣人都該上的一堂課

來賓介紹
成功大學防災中心副主任 賴文基
成大地球科學系主任 吳銘志
銘傳大學建築系教授 王价巨
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 李根政




三年前,莫拉克為中南部帶來千年一見的超豪大雨,超過二千毫米雨量重創南台灣,三年不到,雨量紀錄不斷「推陳出新」,史上最大梅雨!? 颱風路線史無前例!? 全球暖化造成極端氣候正在惡化,衝擊的不再只是中南部山區,多年不淹水的大台北地區也連連受創。



台灣暴雨頻率數字不斷翻新上升,全球暖化、極端氣候,不是警訊、不是預測,而是活生生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份。每逢災情過後,檢討總少不了:疏濬排洪經費太少、政府緊急應變能力不足、中央氣象局預測不準,但即使防救災工作到位,不斷破紀錄的暴雨和淹水,卻是不得不面對的事實和趨勢,以往過度倚賴工程治理的思維,以大量資金建造的大型結構物已被証明無法有效防災,尤其人口密集的都市,滯洪區域少、人工鋪面多,就算是洪水頻率200年的排水設計,也擋不住極端氣候的衝擊,在這樣的氣候環境下,政府的整體政策、都市規劃、防洪、防災觀念是否都該徹底大翻轉了?

從歐洲荷蘭、德國,到美國、日本,早就將治水納入都市規劃範籌內,治水防洪更是秉持「與水共存」觀念,打造與水共生環境,例如荷蘭的「水上屋」、「兩棲屋」,美國、澳洲大量複製的「雨水園」,德國巴伐利亞用「還地於河」來取代堤防圍堵,反觀台灣,卻沒有任何進展?也從沒有認真的檢討與落實? 問題何在?歐洲認為治水該從人治起,必須要加強民眾教育和溝通,治水計畫應該有民眾的參與?未來的都市規劃民眾也該有知的權利? 台灣呢? 治水靠工程,用地取得困難,地方說明會虛應故事,政府與民間永遠缺乏溝通與共識。

「還地於河」觀念如何落實? 與水共生環境如何創造? 國土規劃如何納入防災思維? 生態與工程之間,如何打造與水共存的都市環境設計? 更重要的是,如何讓民眾在體認氣候環境帶來的改變?也學會與極端氣候共存? 面對極端氣侯,台灣,你準備好了嗎?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