節目宗旨

以不同的眼光來看台灣尾,是「南部開講」節目的意圖與希望,「草根」、「本土」不等同「俗」、「沒水準」,除了論壇式的討論,我們也深入地方發掘在地的生命力,透過「在地旅行」系列,讓觀眾看到南台灣最偏隅的角落,有一群人正用鍥而不捨的信念凝聚聚落的力量,透過社區營造、守護土地與環境,找到重生的契機,我們要用最貼近的距離、最在地的關懷,用不同的角度帶您重新認識南台灣。

±2℃關鍵時刻 氣候變遷首批氣候難民 台灣如何危機變轉機?



播出時間:2月28日(日) PM 19:00-20:00(Live)

陳文茜監製的影片《±2℃》,這個禮拜開始在各個電視台公播,公共電視也在禮拜日首播,呈現近年來全球及台灣受到地球暖化的災害,並引用研究資料提出三個現象:台灣人口密度世界第二,人口被迫居住本來不適合居住的地方;台灣的土地侵蝕率非常高,排名世界前十名;台灣位於亞洲颱風鏈島上,每一年的颱風,都是三到四個規模,認為台灣將可能成為第一批暖化的「氣候難民」。在一連串的警語與現象中,影片要讓民眾了解暖化真相並且起而行有所行動,要求政府將氣候政策提升到國安層級。



片中雖然完整呈現台灣在氣候變遷中面臨的困境與危機,並且提出荷蘭對抗暖化的國家整體規劃,但更多對抗暖化的問題,包括能源、國土和產業政策,卻沒有提及,一人一封信給總統府之後,政府該如何行動?企業應有什麼反應?人民又該如何改變生活?

氣候變遷所帶來的災害,從前年的波茲南會議到去年的哥本哈根會議,已經確立了暖化將成為不可逆的現象,人類能做的是適應、防災以及減緩暖化的速度。在適應與減緩的思維下,台灣西南沿海得面臨海水上升的挑戰、山區得適應暴雨所帶來的災害,國土計畫、國土復育等政策還擱在立院與行政院,面對災害,沿海城市要有什麼防災作為?宜蘭、雲彰、林邊等第一批臨災的國土,要如何規劃?

尤其台灣每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經名列世界前茅,高雄市甚至是全球人均排碳第一名,除了透過《±2℃》道德勸說之外,國家的能源和產業政策要如何改變?《±2℃》中提倡要發展綠能,但是對於排碳量龐大的石化、發電產業,以及傳統的石化能源使用,要如何改變?麥寮六輕將是第一批受災地區,但是政府卻依舊積極推動大城的國光石化專區,減碳三法立院要列為優先法案,但是目前爭議依舊,要兼顧環境減碳和經濟發展之際,人民要更關心能源與產業政策?

《±2℃》記錄了台灣面對暖化可能的衝擊,啟發了民眾對於減碳的危機意識,但是在熱情被啟發之後,人民要如何更關心我們的環境?關心我們的政策?氣候變遷對台灣所帶來的衝擊,如何能像荷蘭化危機,成為轉機?

來賓:
行政院政務委員 梁啟源
低碳生活部落格主編 張楊乾
中研院研究員 汪中和
地球公民協會執行長 李根政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